金工工藝品損傷大解析:三種損傷原因及修護前必做的六大步驟
金工工藝品的損傷大致可分三種,分別是物理性損傷、化學性損傷與綜合環境因素。最常見的是物理性損傷,包括摔落、擠壓、凹折和劃傷等,像是家中的銅香爐因意外跌落而出現裂痕和刮擦。其次是化學性損傷,這主要是因為金屬與環境中的化學物質起反應而產生的變化,像是金屬花瓶長時間暴露在潮濕的空氣中,表面會開始氧化和出現斑點。最後是綜合環境因素引起的損傷,這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,像是因為長期暴露在惡劣環境中造成金屬物件嚴重的鏽蝕、表面斑駁和碎片等情形,如擺放在戶外的大型金屬藝術雕像,經年累月後常出現銅綠等鏽蝕和其他老化現象。
損傷後的初步處理
當發現金工工藝品受損時,建議馬上聯繫專業修護師,告訴他們具體的損傷情況,請教專業的修護建議和服務。但在修護之前,我們可以先做以下這些簡單的處理:
注意環境安全:首先要確保自身的安全。在處理損壞的金屬物品時,小心避免被尖銳部分刺傷,如果有碎片飛散,記得戴上口罩和護目鏡,防止碎屑進入眼鼻。
拍照記錄損傷部位:用手機或相機拍下損壞的部分,這些照片將有助於修護師更好地了解損傷情況,提供更精確的修護建議。
安全放置受損物件:建議將受損的金工器物遠離其他物品、單獨放置,避免碰撞,造成進一步損壞。
包裹保護:用柔軟的布料或氣泡紙等防震材料把工藝品包好,防止在搬運過程中受到進一步損壞。如果有碎片,盡可能收集起來,並做好標記。
避免自行修護:切勿自己動手修護,尤其是價值較高或結構複雜的器物,這樣做可能會使情況變得更糟。
保持乾燥:因金屬物件容易有氧化或腐蝕的情形,建議儲存時要保持乾燥,避免存放於潮濕或高溫環境。
金工工藝品常見的損傷可以分成物理性損傷、化學性損傷和綜合環境因素損傷,針對這些損傷,我們可以採取相應的措施來防範與保護工藝品,避免加劇損傷程度。像是在發現工藝品損傷時,除立即聯繫專業修護師外,我們還可以先做一些簡單的處理,比如:拍照記錄損傷情況、將物品放在安全地方、用軟布包裹保護,並保持儲存環境乾燥,以防進一步損壞等,並。通過這些措施,可以確保您的金工工藝品不會被二度損傷,以便後續的修護進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