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皮革工藝品修護很昂貴?皮革工藝修護的價值
皮革是一種古老的材質,不論古今中外,都是十分常見的工藝材質,從古代的防護裝備到現代的高級時尚配件,應用範圍廣泛,逐漸發展出豐富的文化與藝術價值。皮革工藝則是由皮革製作發展而成的藝術,兼具實用與美學的價值。
大家有沒有自己心愛、熟悉的手工皮件呢?它可能是一只來自手工皮件店的貼身皮夾;又或是一只從精品店購得的高級揹包;也可能是套在雙腳上的那雙手工皮鞋;甚至是獨具匠心的皮革燈飾。皮革工藝師會挑選適合的皮革,進行設計,並透過熟稔的技法製作成工藝品;事實上,皮革需經歷漫長且複雜的加工過程,才能被製成工藝品。
皮革工藝的由來
皮革是經過特定加工處理的動物皮膚,從動物身上取下的皮膚稱為生皮,經過鞣製、染色等加工步驟,讓它產生抗拉伸、抗撕裂的特性後,才能稱之為皮革。臺灣的皮革產業發展起源已不可考,皮革工藝則是在80年代過後,緩步前行發展;當時全臺僅僅有北部與中部,共兩間皮革工具零售店服務對皮革工藝感興趣的愛好者,而有別於當時皮革工藝資源的稀缺,現在大家可以透過網路輕易找到和購買材料與工具。
皮革工藝的修護困難
皮革工藝品多半使用天然皮革製作,皮革會因為動物種類、環境或取用部份差異,而有不同的質感和紋理。在經年累月的使用下,使用軌跡會在皮革表面不經意地被留下,這些細微的刮痕、皺摺交織著使用者與皮革工藝品之間的情感。然而,若當皮革的使用年限到了,或是發生導致皮革嚴重損傷的狀況時,往往難以被完整修復,因為每一件皮革工藝品所使用的皮料都是獨一無二,難以復原成一模一樣的質感。
當皮革工藝品在修護師手中進行修復時,修護師通常會將皮革工藝品進行拆線、分離,以瞭解皮革材料的整體狀態;接著盡可能尋找材質、尺寸相符的材料,按比例與美感,縫或黏合至原本的尺寸,最後再進行保養;過程耗時且繁複。
如果大家手邊也有一件珍愛、具工藝價值、無法取代的手工皮件,為了讓心愛的皮件能更長久地陪伴我們,適當的存放方式、定期清潔保養都非常重要;萬一皮件真的發生需要修護的損傷情形,建議大家可以找皮革修護師討論修護方法,讓情感和皮件的工藝價值能有機會被延續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