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基礎修護觀念養成

為什麼皮革工藝品會損傷?

發佈者|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
皮革
文字

皮革用品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,通常是外出時會陪伴我們的物品,如皮夾、皮包、皮鞋、皮衣等,除了在功能上為我們收納隨身物品,或是對身體提供外在保護,同時亦可作為個人氣質的延伸,皮革的使用於歷史的文化脈絡上從不缺席。然而,即使擁有韌性強及耐磨的特點,也無法抵抗時間的侵蝕和日常使用中的磨損。

 

皮革損傷的常見形式

 

染色變形刮痕和磨損褪色、刮痕和磨損

不論是存放在室內,或是攜帶外出,皮革用品都可能在某些狀況下面臨損傷: 大致上可分 為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,前者通常是因為環境潮濕而產生發霉,或者在高溫、過度乾燥環 境下引起的乾裂。常見的人為因素所造成的損傷則有變形、染色、粉痕、刮痕、污漬或水 斑等。此外,在長期使用或紫外光照射下,會造成皮革褪色。 

發霉:皮革在潮濕、溫暖環境中容易促使霉菌生長; 在表面出現的霉斑會永久破壞 皮革的組織結構。

乾裂和剝落:皮革在過熱或過度乾燥的環境中會逐漸失去天然油脂,導致材質變脆,硬化、脆化,進而產生裂縫,這種損害通常是不可逆的。

褪色:除了紫外光的影響之外,天然皮革因為是來自動物的皮膚,充滿了肉眼無法看見的毛細孔,天然油脂會隨時間失去光。除此之外,若是誤用洗滌劑和肥皂等強力清潔產品也可能導致皮革變色。

變形:變形是皮革難以修復的嚴重損傷,通常是因為過度受力或保管不當而引起。例如靴子或帽子,平時收納時如果沒有放置支撐或填充的東西在裡面,很容易 產生變形。

染色:多半發生在淺色皮件上。淺色皮件在搭配丹寧服飾時,很容易因為與單寧的 摩擦,染上一層淡淡的顏色;如果沒有立即處理,當皮革的孔隙隨著時間逐漸吸收 染上的顏色後,則難以去除。 

粉痕皮革在鞣製時可能添加油脂或蠟,當環境溫、濕度變化或過度使用保養油時,這些物質會自皮革內部浮出,出現油脂和蠟的白霧狀痕跡。

刮痕和磨損:日常使用中不可避免的碰撞和摩擦,會在皮革表面留下痕跡。這些外觀上的缺陷不僅影響美觀,長期下來還可能削弱皮革的結構完整性。

水漬和油漬:不慎滲透的液體會在皮革表面形成斑點,除了影響外觀外,液體中的化學成分還可能對皮革組織結構造成永久性損害。


維護皮革的方法


為了保護和維持皮革工藝品的質感與耐用性,建議大家日常使用時盡量避免可能造成皮革損傷行為,例如在使用時,應遠離熱源、注意可能染色的物品、避免打翻液體、打翻液體時應立即擦拭等,並定期進行適當的清潔和保養,例如使用皮革專用的清潔劑能有效去除污垢,選用適當的保養油補充必要的油脂,以保持皮革的柔軟和彈性。此外,在經常外出使用的皮包和皮鞋噴上防水噴霧,能降低液體損害和潮濕。妥善存放也是保護皮革的關鍵,要避免將皮革工藝品放置在潮濕或過熱的環境,並確保存放空間的通風,以預防黴菌滋生和皮革變形。透過這些正確的保養和存放方法,能讓我們的皮革用品延長使用的壽命,更長久的陪伴我們。